泡上一杯青绿的绞股蓝茶,我长久地伫立在陶然楼的阳台之上。
细雨在夜色里,逃离了森林那边霓虹色的城市喧哗悠然地飘洒,丝丝缕缕地穿行在竹林、兰草、菜圃和山间的茂林之间。山的斜坡就近在咫尺,我的视野所展开的半径并不遥远,甚至近得可以用手直接触摸,就像触摸手里的绞股蓝茶的温暖和清香一样,我能真实地看到雨水纤细的温柔和高傲的寒冷,可以看到山体裸露的崚嶒和兰草淡雅的芬芳,可以看到穿窗而过雾霭的轻盈以及风在山谷里盘桓的倾述……
我收回短小的视线,静静地凝视杯中一片片绞股蓝的叶子在开水里尽情地舒展,仿佛一个个曼妙的舞者在透明的天宇里飞舞着长长的水袖,透过放大了指纹的手掌,我分明感觉到了她们纤柔的体温,氤氲的清香便袅袅地穿透寒气沁入心脾。
我一直骄傲地认为,茶所演绎的人生就是凤凰涅槃的过程,是经历了高温的烘烤之后可以在滚烫的开水里获得新生的灿烂。这,是另一种辉煌。
开水,就是绞股蓝的舞台。
我轻轻地呷了一口,生怕惊动了绽放在杯底的绞股蓝,丝丝的甘甜便催发了沉睡多时的味蕾,顺着幽闭的喉颈缓缓流泻进枯竭的肠胃,温润,舒适,仿佛一首悠远的歌,发自云碧峰的山岭,沉淀在我今夜宁静如水的心里。
绞股蓝之名始载于明成祖朱棣所著的《救荒本草》一书,当时绞股蓝不作医用,只作救荒用的野菜。书中写到:“生于野中,延蔓而生,叶似小蓝叶,短小软薄,边有锯齿。又似痢见草叶,亦软,浅绿,五叶攒生一处。开小花,黄色,又有开白花者。结子如豌豆大,生则青色,熟则紫黑色。叶味甜,采叶炸熟,水漫去邪味,涎沫淘洗净,油盐调食。”绞股蓝第一次被载入书册竟然是被作为食物!翻开书册,我不禁讶然。作为医学的绞股蓝被载入书册是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:“五叶藤治疮疖、虫咬、凉血解毒、利小便。”而今天,在百灵草山庄,绞股蓝却有了另一种身份:茶。
由食物到医学再到茶,绞股蓝身份的转变,其实就是我在倾听关于中国历史的变迁。
在完全以手工劳作的封建社会里,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,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,连年不绝的兵荒马乱,绞股蓝首先被作为食物以解救百姓的饥荒,这是人类特殊的历史所赋予它的特殊使命;其次被作为医学治疗病痛的疾苦,是它本质特性的使然;而今天,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,人们不必仅仅只为了吃饱穿暖而劳累奔波,健康时尚已然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主题,绞股蓝本种因含有多种人参皂苷类成分,具有类似人参的功能,已被视为人们强身健体,提高免疫力的法宝。
作为中医学世家,百灵草山庄的女主人深知绞股蓝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,科学的饮用方式,优越于其他茶水苦涩的淡甜口感,强效的医学保健作用,都是绞股蓝区别去其他茶饮料的特性。我想,这也许就是现代人们所接受绞股蓝的最佳理由。以中草植物来调理、滋补人体,吃得健康,吃出时尚,更是百灵草山庄优越于其他山庄和星级酒店的最大特色!
绞股蓝,一种何等神奇的植物!穿越了历史,抵达现代,它就是造化的神秀,自然的精灵!
我一种直搞不懂百灵草山庄命名的由来,但当我查阅了所有关于绞股蓝医用价值的文字后,我方才发现,这种包治百病的绞股蓝,不就是有求必应百求百应的灵丹吗?
百灵草――绞股蓝,绞股蓝——百灵草。
走进百灵草山庄,我洗耳倾听的,就是一杯绞股蓝